在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已经成为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关键。而对于电子行业而言,厂家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是产品的可制造问题,客户则对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更加注重。因此,要在厂家和客户之间需求平衡,就必然要求产品在质量上更具可靠性,以增加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人们对电子产品的组装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既要保证产品的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又要求企业的技术不断革新,以适应大批量的自动化生产的情况下。企业的电子组装技术随着电子器件封装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电子产品朝着小型化、高度集成的趋势发展,这也对企业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产节奏快,生产流程压力大
零备件种类多, 物料难于管理
品质要求严格,测试繁琐
产量需求大,品质要求高
生产线设备种类多,设备集成难度大
过程半成品及线边物料不易清点
在装配行业里的品质管理涉及到制品和物料的防呆防错,当生产遇到质量问题时,要做到停线的准备,信息的追溯与是否允许制品混线混流生产等,其特有的防呆防错机制,在按照操作顺序生产的情况下,通过工艺校验来完成。在发生质量问题的时候,MES系统根据物品、软件、设备仪器仪表工装夹具用途、自定义追溯项目等方式,在第一时间找出发生问题的生产环节。
MES的溯源和质量控制都是依赖于对数据的处理,因此,MES的工作离不开数据,而数据的来源则是从SMT车间现场的自动化设备中采集信息,并传输到监控终端,分解成用户的所需界面形式。但是由于电子组装行业的环节较多,在实际的操作中,采集的数据量很大。传统的人工录入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急需快速的分析手段自动的导入现场数据,实时的进行质量分析
SPC质量分析能够进行变化分析、效能分析、生产过程分析和稳定性分析,并依据分析到的结果,整理成相应的可视化数据图表,供相关的人员查阅
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生产约束进行生产线上的资源分配和生产作业安排。企业在满足既定的生产目标下,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和企业自身情况,以生产能力指标、成本指标和客户满意为宗旨,充分的发挥调度系统的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企业的生产在初始状态下,根据新加入的生产计划分解成工序级车间作业,发布到车间;车间的作业在调度策略当前生产信息的指导下进行;在加工过程中,作业控制层根据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处理和调整作业的执行。如果无法按正常顺序继续加工,将向作业排序层请求重调度,进行下一轮的计划、执行和控制过程。
制造数字化、更高收益,生产从“计划-执行-监控-反馈”的数字化执行。在相同资源条件下实现产能增加,直接导致盈利增长。
监控生产过程,实现制造过程、设备运行状态、品质状态等可视化,因废品、返工和不达标事件等,从而增产增效。